據“復星銳正”微信公眾號消息,近日,鋰電池回收企業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金晟新能”)完成數億元B+輪融資,本輪融資由達晨資本和基石資本聯合領投,博世、陜汽、國調戰新、博時基金等機構跟投。
據介紹,此次融資將用于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,進行產能擴張,加強行業研究能力,全方位加強人才競爭優勢和產品研發能力。
企查查資料顯示,金晟新能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。今年8月,金晟新能完成了數億元B輪融資,由復星銳正領投,國調戰新基金、廣汽資本等參與跟投;2021年7月,金晟新能完成由國民創投、利泰集團等投資的A輪融資;2020年12月,金晟新能完成由江西東亮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的Pre-A輪融資。
金晟新能成立于2010年12月,注冊資本1.55億人民幣,法定代表人為李森,經營范圍包括危險化學品生產;電子專用材料銷售;電池制造;電池銷售;蓄電池租賃;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;再生資源回收等。
在業務方面,金晟新能的核心業務是對退役鋰電池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,應用場景包括動力電池、儲能電池、3C數碼電池、IOT等領域,主要產品有硫酸錳、硫酸鎳、硫酸鈷等鋰電池材料,覆蓋三元前驅體、正極材料、鋰電池等產業鏈主流廠商。
通過此次融資,金晟新能的股東陣營已集成電池企業、整車廠、4S店經銷集團等新能源車企業的全鏈條玩家與一線投資機構。
據金晟新能官網顯示,金晟新能可實現每年1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能,具有20.4萬噸廢舊鋰電池處理資質,深耕材料再生30余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一級市場上,電池回收企業備受資本關注。10月底,電池回收企業湖南順華鋰業有限公司完成超億元A+輪融資,由五礦創投、江蘇國信領投,蜂巢能源指頭,深圳中小擔、國華投資等跟投。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汨羅15萬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及廢料的再生利用工程和新技術研發。
據了解,鋰電池回收的工藝可分為破碎工段、篩分工段、除塵工段三個部分。具體來看,首先將鋰電池投入撕碎機和破碎機,得到鋰電池碎料,然后使其通過不同的篩分設備,將隔膜與金屬分離,最后通過比重分選將銅、鋁、黑粉分離。
由于鋰電池的大規模應用時間較晚,目前我國報廢的鋰電池數量較少,鋰電池回收行業處于剛起步階段。
近年來,我國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的裝機規模逐年提升,一般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在4-8年左右,儲能電池的使用年限在10-20年左右。
可以預想到,未來當鋰電池接近使用壽命,鋰電池的報廢率將逐年增加,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。